一场弄虚作假的家庭战争

亲生儿子被母亲提告,您认为这等憾事发生的机率高吗?台湾某知名牛肉面店,身为创始人的母亲,十多年前自愿将店面交给第二代接手经营,历年来卖牛肉面赚取的高额营收,也全数交给儿子打理。如今母亲年纪大了,打算正式退休,开口要求儿子返还营收,却被断然拒绝。老母亲无奈之下,只好上告法院,和这个不孝子对簿公堂。

母亲作为原告,赢了这场官司,儿子自知理亏,也只能摸摸鼻子乖乖还钱。读者如果以为这起事件就此落幕,那可错了,因为底下藏了猫腻。

原来儿子和儿媳正在闹离婚,两人的财产分配事宜还没讲定,老母亲偏偏选在这个节骨眼和儿子闹翻。换言之,母子之间爆发的财务纠纷,极有可能是一场居心叵测的谋略,为的是要帮助儿子,规避把夫妻共同财产的一半,依法分给离婚配偶。

遑论这对母子,是否真的有心合谋对付求去的媳妇,以加州家庭法而论,打离婚官司,要是遇到类似的情形,当事人该如何维权?

作伪证的定义

伪证(Perjury),指的是在宣誓下故意作出虚假陈述的行为。离婚诉讼程序进行当中,伪证可能发生在调查取证(deposition)、法庭证词(court testimonies)、或宣誓声明(sworn affidavits)。常见的不当做法,包括提供财务信息的错误陈述,这可能涉及隐匿资产、低报收入或夸大债务。此等不诚实的行为,可能导致离婚财产分割不公平,并且影响配偶赡养费子女抚养费的金额多寡。

另一种常见的伪证实例,为提出虚假指控,例如遭受不存在的家庭暴力、精神虐待等等。这些指控可能会对法官在子女监护权、抚养权、探视权,以及案件的整体结果产生影响。伪造文书,也属于伪证的一种,例如提供假造的文件或证据,这可能涉及篡改财务记录、伪造签名、或提供的文件有误导他人的嫌疑。

作伪证的后果

作伪证属于一种刑事罪,法院对此明文禁止。在离婚案件中作伪证,可能造成深远的影响。被判定有罪的作伪证者,极其可能面临刑事上的指控,以致被判处罚款、缓刑或监禁等等。作伪证也可以有导致民事赔偿的后遗症,法庭可能会施以制裁,例如命令作伪证者支付另一方的律师费。此外,任何基于伪证所达成的判决或协议,都可能被法院撤销,或强制修改。

伪证罪将严重损害一个人的信用度。一旦有人被发现说谎,他们未来所做出的任何证言,可能受到怀疑。信用的丧失将会产生不良的影响,当涉及子女抚养权争夺战,父母的品格和诚实度至关重要。

作伪证者可能会被要求支付罚款、律师费、以及所衍生的其他费用。倘若他们的代表律师,明明知道委托人作了伪证,还代其隐瞒、同流合污,那么有可能面临律师失职的指控,自身难保都说不定。

结论

离婚官司,对于某些夫妻来说,仿佛一场无法妥协的金钱争夺战。然而,兵不厌诈这项战术,有时并不适用于离婚财产分配因其所造成的结果,可能适得其反。需要离婚律师咨询请联系刘美芳律师,您最能信赖的加州离婚律师